一边是迫在眉睫的污染现状,一边是高昂的治理费用,土壤污染治理陷入困境,如何冲出重围?
近日,科技部联合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农业部、中科院制定《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旨在落实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就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成效和攻坚方向等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
记者:《工作方案》制定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徐南平:《工作方案》实施思路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导,以形成区域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和土壤修复产业化路径为目标,以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为载体,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科研顶层设计,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实施各类土壤污染防治科研活动,提升科技创新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工作方案》主要目标包括:
一是厘清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机理与风险水平,重点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南地区土壤污染源汇机制、驱动机制、风险水平及精准治理“靶位”,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攻克污染立体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强化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技术与土壤监测网络构建技术研究,研发与示范一批污染土壤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
三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污染区治理技术方案,以农用地、建筑场地、矿山土壤等综合治理为目标,促进治理技术、政策、管理等协同创新,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与技术示范区。
四是加快土壤治理修复技术转移转化,重点推进以环保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记者:《工作方案》明确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哪些?
徐南平:《工作方案》明确6个任务,分别为:
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研究、土壤污染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研究、污染土壤治理系统性技术方案与示范、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土壤污染治理科技成果转化。
为此,《工作方案》提出4项政策支撑和机制保障措施,
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科研任务纳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协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与示范;
二是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和“废物资源化”等重点专项,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
三是开设国家科技计划报告制度“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专题服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土壤污染科学问题;
四是支持多边和双边土壤污染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与合作。
记者:现阶段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何成效?
徐南平:针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部会同湖南省集中支持金属资源绿色开采、清洁冶炼、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协同科研攻关,研究重金属全过程控制技术方案,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近3亿元。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快速发展,形成系统性技术方案。比如,在广西自治区环江市1280亩砷铅锌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采用蜈蚣草等超积累植物与桑树、甘蔗等农作物而间作治理砷污染土壤的技术方案,每亩每年直接投入约0.5—1万元,桑树和甘蔗砷含量年均降30%以上,年收益为400—1000元,3—5年可修复达标。该技术已推广到云南、河南、湖南、北京等地。
此外,固化稳定化、气相抽提、焚烧等工业场地修复技术设备,以及石油与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
记者:请问“十三五”环保科技工作有什么重点部署?
徐南平:“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科技部在环保领域优先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和控制技术研究”“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3个重点专项。
此外,“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科技重大工程立项建议已通过审议,“土壤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两个重点专项也将尽快启动。“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将进一步集中解决不同污染类型土壤修复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培育土壤修复技术产业;“废物资源化”重点专项,则将重点支持典型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废旧产品清洁高值再生利用等。